随着精准理念及微创技术的推广普及,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及路径在肝胆外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肝胆外科围术期实施ERAS安全有效[
通过宣教提升病人和家属对肝胆外科加速康复相关知识的认知,以获取其对围术期诊疗行为的配合,鼓励参与,进而减轻病人负面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围绕ERAS围术期措施,从入院到出院每个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全流程的宣教。建议把术前内容前移至病人在家等待床位期间,通过实施运动和营养等预康复措施,使身心进一步优化[
包括营养评估、心理评估与预康复、虚弱状态评估等,参见总论部分。
采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评价肝功能,包括Child-Pugh分级、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评分等。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排泄试验是常用的肝储备功能评估方法,ICG-R15≥14%是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CTA和MRI等影像检查不仅可显示肝脏血管、胆管的分布和走向,也可评估肝脏体积。标准肝脏体积(standard liver volume,SLV)可通过病人性别、身高、体重等参数进行估算,进而准确计算肝实质切除率(剩余肝脏体积/SLV)。对于肝实质正常的病人,保留功能性肝脏体积应≥30% SLV;对于明显肝实质损伤病人(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保留功能性肝脏体积应≥40% SLV。对于剩余肝脏体积不足的病人,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基于门静脉栓塞术(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或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的分期手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对于乙肝肝硬化合并肝癌的病人,术前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活动度的评估很重要。手术创伤和术中出血均为激活HBV的危险因素。HBV携带者,需要在围术期监测HBV-DNA变化,并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果HBV-DNA水平较高,血液谷丙转氨酶水平大于2倍正常值上限,应先进行抗病毒治疗,待肝功能好转后再行肝切除术;如HBV-DNA水平较高但肝功能正常,可尽快手术,但术后应尽快给予抗病毒治疗。
合并胆道梗阻的的病人,根据梗阻的部位、黄疸的严重程度以及梗阻的时间,个体化决定是否术前胆道引流。一般低位梗阻不常规进行术前胆道引流,而对于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高位梗阻,由于常需行大范围肝切除以充分根治,术前胆道引流有利于手术安全及术后康复,但也存在争议。一项纳入16篇回顾性研究包括2 162例病人的meta分析显示,术前胆道引流病人的肿瘤复发率高于未引流组(
手术规划应基于精准、微创的理念,根治性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剩余肝脏的结构和功能,最大限度保障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应根据肝胆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病人基本状况,手术者的技术能力和医疗机构的硬件保障水平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如选择大范围切除还是小范围切除,一期切除还是分期切除,开放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等,这些选择都会对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带来影响。微创技术有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出血和缩短平均住院时间,但因手术难度增加的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术中风险。行腹腔镜手术时必须遵循肿瘤根治以及保证病人安全的基本原则,在"无瘤"原则的前提下,减少病人的创伤应激及其他脏器的损伤。在不能达到与开腹手术同等质量或手术时间、出血难以控制时,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以保证手术质量及病人安全。
另有研究表明,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比较,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出血量增多,手术时间延长,但尚无研究表明机器人辅助与腹腔镜肝切除术在平均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术中出血是肝胆手术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影响病人术后康复及整体疗效的主要因素,通过各种技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是病人术后高质量快速康复的重要保障。
入肝血流阻断法:研究表明,全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一般采用15 min-5 min的阻断-开放模式并不导致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功能及病人远期预后无显著影响[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 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LCVP):麻醉开始即可应用限制性补液方案,肝实质离断的关键时段要注意调节适宜的麻醉深度,使用适量的心血管活性药物,配合体位调节等,控制CVP<5 cmH2O(1 cmH2O=0.098 kPa),同时维持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正常。可通过降低肝静脉及肝窦内的压力,减少肝脏渗血及静脉破裂出血[
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法:研究表明,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中,与CLCVP比较,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法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对病人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
肝实质离断过程是肝脏手术出血的重要环节,在可视化引导技术和多种能量器械的联合应用下,沿规划好的断肝平面由浅入深离断肝实质及重要脉管,逢血必止,尽量保持肝创面的干性、清晰。至于肝实质的离断方式,可据术者经验及熟练程度选择。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可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迅速控制并减轻胆囊急性炎症,减轻病人损伤。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Ⅰ期可先行PTCD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ENBD,Ⅱ期再行确定性治疗,以减少病人损伤。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道狭窄:可选择经皮经肝胆道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PTCS)联合不同碎石方式精准治疗[
术中控制污染:主要措施包括减少出血,尽量避免胆汁、胰液、肠液等接触腹腔,腹腔清洗,避免胃肠道过度牵拉和刺激,控制手术时长,应用抗生素等。腹腔镜胆管取石时,采取头低和右低体位,使胆汁、冲洗液和结石碎屑等积聚在右侧肝肾夹角区域,避免污染腹腔其他区域;取石时可放入预先准备好的纱布上及取物袋内,然后一同取出;开腹器械取石时,退出腹腔前应先擦拭或冲洗干净,避免污染切口。
复杂肝胆手术的手术时间较长,长时间的麻醉及手术过程无疑会增加创伤和应激反应,但不能为追求手术时间而牺牲手术质量。在首先保证高质量完成手术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手术入路和流程、手术器械合理使用、个人经验的积累等缩短手术时间,如腹腔镜双主刀模式,有助于提高腹腔镜术中意外出血等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更好地保障手术安全,同时提高手术效率,避免术者站位的频繁变换,缩短手术时间[
一般性肝胆手术的麻醉与术后镇痛原则及其具体方法参见总论部分。许多肝胆手术属于Ⅳ级手术,手术创伤大,术后表现为重度疼痛,需实施与创伤相适应的区域性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深度调节[
Ⅳ级肝胆手术病人术后镇痛以连续神经阻滞(竖脊肌平面阻滞、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切口浸润麻醉为基础,联合静脉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atory drugs,NSAIDs)和(或)低剂量阿片类药物+止吐药的多模式镇痛方案[
研究证实,采用综合管理措施控制CVP低于5 cmH2O可显著减少肝脏手术的出血量[
多数肝癌手术病人具有实施CLCVP的适应证,对术前合并心、肺、肾、脑血管疾病及脏器功能严重减退的病人,应慎行或禁行CLCVP。
实施CLCVP使术中出血量下降、手术野清晰的核心技术是限制输液的同时维持每搏量和心功能的正常,具体措施包括:(1)输液管理:肝切除完成之前严格实施限制性输液方案,推荐静脉泵注醋酸平衡盐晶体液1.0~1.5 ml·kg-1·h-1,维持每搏量变异度/脉压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pulse pressure variation,SVV/PPV)15%~25%;完成肝切除之后,以人工胶体尽快补足循环血容量,恢复SVV/PPV<13%;(2)麻醉管理:肝切除完成前有效的CLCVP与稳定的循环状态的前提是有效控制外科创伤导致的应激反应(参见肝脏手术麻醉方法与术后镇痛策略)。建议适当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稳定而相对较深的吸入与静脉麻醉深度;(3)循环与灌注管理:实施CLCVP可极大影响病人的体内容量分布,应以维持血压和每搏量正常为目标,术中需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0.05~0.50 μg·kg-1·min-1,可适当复合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4)术中监测与质控:除总论部分推荐的监测项目外,平均动脉压、CVP、每搏量、心输出量、SVV/PPV、尿量、脑电、血糖和乳酸为实施CLCVP的常规监测项目,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为可选项目。主要质控指标为血压与每搏量。需持续稳定维持平均动脉压高于脑血管、肾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平台期的血压下限[
(1)血压剧降和循环紊乱:采取相应举措预防血压剧降和循环紊乱比发生后的纠正更加重要。建议以平稳而相对较深的麻醉降低CVP,同时保持正常血压的持续稳定,对可能出现的循环波动具有预见性并进行预防性处理。对于可能出现大出血的病人,建议术前置入较大直径的中心静脉导管,并备好加压输液装置。一旦病人出血,须及时等量补充容量。即使病人没有大量出血,当CVP过低或SVV/PPV过高时,也应调整麻醉深度,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剂量或给予适量容量补充,维持每搏量正常和稳定。注意肝门阻断再开放后,大量代谢产物进入循环导致的动静脉扩张和心肌抑制,需要预防性加大去甲肾上腺素和(或)正性肌力药的剂量。(2)CO2气栓:多发于腔镜手术。可降低气腹压力,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并经CVP导管吸出CO2气体。由于CO2气栓所致反射性的肺动脉高压导致CVP升高,可减少CO2入血,而且CO2可快速溶于血,此时应维持适当麻醉深度的同时稳定血压,适当加大通气量,等待外科处理静脉破口。必要时中转为开腹手术。(3)术后急性肾损伤:关键在于严格限制性输液期间维持充分的冠状动脉灌注和正常的心功能。做好血压质控,尽可能维持较大的每搏量和相对较慢的心率(60~80次/min)。
防止围术期应激性高糖血症是促进病人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术前应进行糖尿病筛查、管理和血糖控制,使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小于7.0%[
手术创伤以及较长时间肝门阻断相关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均会导致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术中充分的抗应激措施是抗炎的基础,并可在此基础上,术前预防性给予胰蛋白酶抑制剂,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也具有辅助抗炎、抗应激的效应。
实现早期下床活动应建立在术前宣教、多模式镇痛以及早期拔除鼻胃管、尿管和腹腔引流管等各种导管,特别是病人自信的基础之上。术后清醒即可半卧位或适当在床活动,无需去枕平卧6 h。术后第1天即可开始下床活动,建立每日活动目标,逐日增加活动量。与传统肝胆手术比较,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能最大限度降低手术病人创伤。如无特殊情况,肝脏手术后当天可饮水,术后12 h可进流质饮食。
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证实,围术期液体管理是改善临床结果的独立预测指标。手术当天每额外增加1次静脉输注,术后康复延迟的风险增加16%,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32%[
因术前减黄等因素的影响,病人术后易合并水电解质失衡,肝功能障碍将进一步影响其失衡状态。围术期液体管理直接影响病人术后康复。如果没有容量不足的证据,需鉴别是否存在因麻醉及硬膜外镇痛引起的低血压。围术期应通过CVP等监测血容量,进行针对性液体治疗,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保证微循环灌注和组织供氧,避免输液过量。
肝胆病人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主要与手术过程中的胆汁污染有关,术前胆道引流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重视病原菌的采集,术前在胆汁培养的基础上预防性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一项RCT研究显示,术前胆道引流病人根据药敏结果预防性应用敏感抗生素,与标准方案比较可显著降低SSI发生率,而且较少合并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
胆汁样本中的细菌与SSI细菌相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哌拉西林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显著降低SSI风险,但由于证据水平低,不建议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有研究建议对胆汁培养阳性的病人,可延长抗生素使用至手术后5~10 d,并有助于降低SSI风险,然而增加了抗生素耐药及菌群紊乱的风险,并可致住院费用增加。
肝切除术病人常存在凝血和抗凝物质同时丢失的状态,恶性肿瘤和大型手术均为术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有研究表明,肝脏手术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腹部手术,建议术前以Caprini量表[
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物理措施及药物应用,物理措施包括:术后早期活动,间歇性空气加压装置;药物预防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令、利伐沙班等。低分子肝素干预应在术后2~12 h开始,持续至可完全独立下床活动;对于肝脏肿瘤病人,低分子肝素干预可持续应用至出院4周后。对于硬膜外镇痛的病人,早期慎重抗凝治疗。
肝切除术后是否需要常规预防性留置腹腔引流管,存在争议。近年有研究表明,腹腔镜下左外叶切除或局部肝切除术后预防性留置腹腔引流管与并发症如膈下脓肿的发生率无相关性[
影响肝胆手术后康复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肝功能不全、胆漏和腹水等。
术后肝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肝功能衰竭,无慢性肝病病人的发生率约为5%,合并慢性肝病伴硬化者可高达20%。术后肝功能衰竭往往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病死率高达75% [
术后引流液或术后第3天经皮腹腔穿刺引流液中胆红素大于正常血清值3倍,可诊为胆漏,术后发生率约为3.0%~8.7%。胆漏部位的诊断可以通过术后超声、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明确。流量较小的胆漏可通过引流、支持治疗等非手术方法治愈,若合并难治性腹水或腹腔感染时,往往需要介入、内镜甚至二次手术等方式辅助治疗,导致病人术后康复时间延长[
肝脏手术后腹水同样显著影响病人术后康复,其主要危险因素有:肝硬化、术后剩余肝脏体积较小、术后肝功能不全、大范围肝切除、术前辅助放化疗、长时间肝门阻断、大量出血、术中输血等[
参见总论部分。
肝胆手术ERAS的实施必须以精准理念、损伤控制、微创技术为基础,结合不同术式的特点个体化应用。随着肝胆手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术式为特色的ERAS流程将有助于围术期ERAS方案的精准实施,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实践中建立定期的评价反馈机制。未来的临床实践中需积累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以评价和不断优化ERAS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