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良 等资源列表
简介:1923年,血管造影术首次成功用于人体.1953年,瑞典Sven-Ivar Seldinger医生首创了Seldinger技术,为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3年,Dotter首次提出了介入放射学的设想.1964年,Dotter的一次意外操作开创了经皮血管成形术的新纪元,标志着介入放射学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球囊导管扩张术和金属支架植入术.1969年,血管内支架的设想被提出.1973年,柔软的双腔球囊导管的出现使经皮血管成形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77年,经皮血管成形术被应用于冠状动脉.20世纪90年代,金属支架出现,球囊成形术退居辅助地位.目前,可回收支架、覆膜支架和生物学支架,使血管支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导管血管栓塞术始于1965年,是介入放射学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随着栓塞剂的发展以及导管技术的改进,该技术也有了相应的发展,目前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是最具代表性的综合介入放射学技术,该技术始于1967年的一种经颈静脉途径到达胆道系统的方法.1986年,球囊膨胀支架建立分流道技术出现,形成现在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始于1972年的非血管性介入技术是介入放射学的另一重要分支,目前已应用于胰、肝、肾、脊髓、输卵管、食道等多个脏器疾病的诊治.1973年,中国大陆学者首次进行了血管造影术试验.20世纪80年代,介入放射学开始传入中国大陆,学习班(1981)和学术会议(1986)的举办促进了介入放射学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海外学者归国,中国与世界介入诊疗技术的差距逐渐缩小。
作者:唐振良 等
时间: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