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古代文献尽管对血吸虫病有不少记载,但受医疗水平所限,加上血吸虫肉眼不可见的特点,人们对其认识仅限于临床表现和危害性的描述以及偶见的中医治疗方法,缺少对病理特征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更谈不上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自觉的疾病防控。直到1905年,学者才发现了该病的致病微生物。此后,部分研究人员,特别是Houghton和Faust、Meleney报告了在中国发现的血吸虫病的临床病理以及血吸虫的形态、生活史、分布和中间宿主。在1924年之前的相关研究中,虽然Houghton、Faust、Meleney的研究在数量上微不足道,但却是突破性的进展。自1924年Faust的专著出版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血吸虫的研究主要有:在病例报道和对分布状况的探讨,对钉螺的解剖形态及分类的研究,灭螺的初步试验,防止血吸虫尾蚴侵入皮肤的试验研究,中西医治疗血吸虫病的试验。苏德隆和陈祜鑫等分别进行了水网地区及湖沼地区钉螺分布规律的研究。虽然当时在血吸虫病防治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对于它的全国性流行范围和患病人数却茫无所知。此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重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农业发展和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需要,血吸虫病防控逐渐得到重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防疫专业会议,制定了包括血吸虫病在内的19种传染病的防治方案。随着各地开展的血吸虫病调查结果的呈现,直到1955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疫区全面展开。迄今,尽管血吸虫病防治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从未停止过,但直到21世纪初,学术界才真正对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的历史进行较多的研究。随着研究朝着纵深处和多角度开展,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史研究也日渐深入和全面。笔者现对21世纪以来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史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以期为以后的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史乃至疾病史研究提供参照。
作者:董晓燕等
时间:2018